
春節的初一作文
在平日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里,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,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、說明文、應用文、議論文。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,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初一作文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春節的初一作文1長輩發壓歲錢紅包,是中國春節的傳統習俗。和大多數同學不一樣,除了傳統紅包外,我常常收到一份另類的、私人定制版的“紅包”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那就先從大外公的人生經歷說起吧!
大外公年少時家境貧困,交學費時捉襟見肘。教材需向同桌借著看;曾外祖父揣著5分錢借遍所有的鄰居,湊不齊6分錢買半斤鹽;當時家里難得才能吃一次白米飯,大外公就將自己在學校的口糧省出來,帶回家過年吃。如此窘境比比皆是。在同學和鄰居的幫助下,大外公一邊勞動一邊讀書,完成了小中高的學業。日子雖清苦,學習生涯卻很豐富多彩:第一次看電影,第一次使用顯微鏡,第一次接觸五線譜,第一次進閱覽室……
第一次參加高考時,大外公輾轉汽車、火車來到金華,晚上蚊帳里滿是臭蟲,不得不在婺江邊的窄石凳上躺到天亮,匆匆吃了早飯就參加考試,卻不幸落榜。第二次高考時,大外公邊在家鄉幫助辦學,邊自主復習,考取了杭州師范大學,我幾乎能想象大外公站在校園中,貪婪地注視著,歡呼著“我,是一名大學生了!”大外公懷著為國育才的理想,在永康西溪中學、永康二中、明珠學校種桃種李種春風,一種就是四十二年。
……此處隱藏10098個字……“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”每當過年的時候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首有著濃濃年味的古詩,想起寫福字、貼對聯、放鞭炮、吃團圓飯這些習俗,常常興奮得睡不著覺。
大年三十的早上,我很早就起來了,媽媽就讓我幫忙一起打掃家里的衛生,在我的幫助之下,原本在仙居不怎么住的房屋變得很干凈。然后看到了爸爸拿回來的對聯,我覺得仿佛少了些什么,對了!就是貼在門上的“福”字呀!爸爸可是個大糊涂,忘記找人寫福字了。想到這里,我就想,不如今年的福字就讓我來寫吧,一不做二不休。我馬上拿出了文房四寶,我剛鋪好宣紙,拿起毛筆,蘸上墨水,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便問道:“為什么在貼福的時候要倒著貼呢?”哥哥告訴我:“在我國,人們往往用一個“福”字來表達對福運、福氣、幸福的向往和追求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,家家戶戶都要把“福”字貼在屋門上,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。許多地方還倒貼“福”字,利用“倒”與“到”的諧音,寓意“福到了”。我恍然大悟,點點頭,把書法老師教我的寫福字的技巧在腦海里回想了一遍,最后可算沒浪費我花了這么長時間學的畫畫的時間呀!寫好了福,得到了媽媽的贊許。我像百靈鳥一樣蹦蹦跳跳地拿著剛寫好的福字走到屋外,媽媽在遠處幫我看著高低,我們一起把這個福字倒著貼到了大門上,共同期望二零一九年我們全家都有好福氣。
晚上,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桌上擺放著可口的美食,我們互相碰著酒杯,在一聲聲祝福中吃上了團圓飯,我也收到了長輩們給我的大紅包。好奇寶寶的問題又來了:“媽媽,為什么是過年的時候什么東西都是紅色的呢?”媽媽說:“這是希望新的一年里,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紅火!”
這就是我的春節,了解了春節的習俗,知道了春節的故事,更明白了春節的意義!